《太阳》大热风潮过半,在故事情节及帅气逼人的“欧巴”让人念念不忘的同时,剧里的急救操作的规范与否的讨论仍引人关注,这里,急诊专家告诉你,只有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帮到病人
我市资深急诊科医生告诉您
《太阳的后裔》正确打开方式
日前,韩剧《太阳的后裔》掀起“太阳风暴”,众多观众在追剧的同时,还有不少网友津津乐道地讨论着剧中的急救动作。针对这种情况,记者采访了大庆油田总医院的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于鸣镝和外科主任医师李智,请两位急救专家解答上述疑点,并将严谨、正确的急救方法告诉市民。
疑点1:人工呼吸不用捏鼻子?
在剧中,宋慧乔落水被救上来后,宋仲基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可是,他竟然没有捏住宋慧乔的鼻子。
对此,于鸣镝说,施救者在进行人工呼吸时一定要捏住患者鼻子,否则吹进嘴里的气会从鼻孔跑掉,同时眼睛要盯着病人胸廓,胸廓隆起了才说明气体被吹进去了。而且,剧中施救者对溺水者头部的摆放方向也不对。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应该让落水者的头颈尽量后仰,即下巴和耳垂的连线要垂直于地面。还要注意的是,人工呼吸前要先把患者的嘴掰开,看看有没有异物,比如溺水者嘴里是否有泥沙、水藻,老年人是否有痰。一定要把嘴里异物抠出来,再做人工呼吸。
于鸣镝说,他不建议非专业的医护人员做人工呼吸,因为可能会涉及到交叉感染。
疑点2:心肺复苏做得对吗?
不少“追剧”的网友吐槽,宋仲基给宋慧乔实施胸外按压的动作也不规范:“学工科的人都看出不对了,按的位置太高了,根本不起作用。”“速度太慢了。而且得用手掌根部按压,双臂撑直用肩部发力,不然很容易累。”
于鸣镝告诉记者,剧中心肺复苏的动作确实不规范,但基本点还是正确的。他解释说:“剧中宋仲基蹲在宋慧乔左手边进行心肺复苏,力度和姿势都不规范。正确的做法是“复苏前应先判断患者意识”,不能一看人晕倒了就开始按压,应该先触摸其颈动脉,发现搏动消失,也就是说患者心跳骤停或心博减弱等情况,此时再实施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心跳没问题,按压不仅不会救命,反而是在帮倒忙。
做心肺复苏时,施救者的左膝与患者右肩平齐,双手按压的正确位置是胸骨中下三分之一处,可以沿着肋弓向上找,在二者的交点处,用手掌根部垂直快速按压,必须达到每分钟120次以上、胸廓下陷,才算是有效按压。
做心肺复苏时,每两次人工呼吸紧接着30次胸外按压,直到病人恢复心跳、呼吸,一般做5组。同时,一定要让周围人拨打120。
疑点3:脖子受伤用布偶绑?
剧中,小偷脖子受伤,宋仲基把小偷的脖子用布偶固定住,然后等急救车来,又帮忙把小偷抬上急救车。
油田总医院急诊外科主任医师李智告诉记者,宋仲基用布娃娃固定伤者受伤处的做法是可取的。李智说:“这样来看,男主角还有一点儿有急救常识。病人颈部受伤,怀疑有骨折,施救者要想办法把伤患处固定。”
李智说,在挪移患者时,一定要尽量保证患者的身体轴线不弯曲。“最好把患者放在平整的木板上,如果没有木板,当一人抬头一人抬脚时,还要再有一至两人托起患者腰部和臀部,用平托法、平抱法挪移。”
日常生活中,患者若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很多不良后果是由于不正确的急救、运送和护理引起的。因此,脊髓损伤的现场急救就显得尤为重要。
李智特别提出,将伤员搬运至担架上后,要注意固定伤者的头颈部位,可以使用颈托或者在颈部两侧各放一个小垫,使头部和身体呈一直线位置;头部两侧用沙袋或衣服固定,以免发生颈椎错位,损伤脊髓,造成高位截瘫;若患者头皮出血,要进行按压止血;若患者合并有四肢骨折,可用木棍、夹板进行固定,避免骨折端移位等。
于鸣镝说,现实中,往往由于事件突然发生时,患者身边的人不懂急救知识,等救护车来到时,已经错过了急救的“黄金8分钟”,即使有些患者被医生抢救过来,也已经脑死亡,成为了植物人。于鸣镝呼吁能有更多人学习或懂得急救护理知识,这样,就能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记者 王明明
转自《大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