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冰,女,汉族,1988年3月生,中共党员,大庆油田总医院骨三科护士。14载扎根临床护理一线,她以热爱为帆,以敬畏为舵,将南丁格尔誓言融入生命长河;她以技能为刃,以奉献为光,把护理匠心镌刻于生命答卷。她是患者心中值得信赖依靠的“白衣天使”,也是同事眼中勤奋务实的“开拓先锋”,更是新时代护理队伍冉冉升起的“技术新星”。2024年,在中国健康科普大赛黑龙江赛区摘得二等奖,于第十二届全国医院管理工具大会斩获三等奖;2025年,荣获大庆市三八红旗手、大庆市优秀护士双项殊荣。
以心疗心,做守护生命的“摆渡人”
在临床一线,她精准执行每一项治疗操作,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始终以专业与温情守护患者安康。
2019年底,科室收治了一名19岁的少年小哲(化名),因与父母争吵后冲动跳楼,全身多处骨折,更带着一颗破碎的心住进了骨三科。身体的剧痛与内心的绝望交织,他用沉默和冷漠将自己与世界隔绝,家庭关系降至冰点。面对这只“折翼鸟”,闫冰深知,缝合身体的创伤容易,弥合心灵的裂痕却需要无比的耐心与智慧。她没有急于说教,而是从最基础的护理做起,轻柔地操作。用春风化雨般的关怀温和地陪伴,巧妙地避开敏感话题,用平等的姿态倾听。她借助叙述护理的人文关怀理念,化身亲子间沟通的纽带,在少年与父母之间搭建起理解的桥梁。当她看见一家三口抱头痛哭的场面终于如释重负!于少年而言,这段经历成为改写命运的转折点;于这个家庭而言,她更像是一束穿透阴霾的光,带来重生的希望;于她而言,这才是对护理工作最好的诠释。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不仅是闫冰的一句口号,更是在危难时刻的行动自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当恐慌笼罩着整座城市时,闫冰瞒着年迈的父母,在请战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成为第一批进驻发热门诊的护士,这一战,就是103天。
那是一个令她难忘的夜晚,凌晨2点,一位体温异常的大爷被转运至发热门诊,等待核酸检测结果期间,老人突发胃出血并咯血,情况万分危急,随时可能因窒息而失去生命。而此时,老人的核酸检测结果尚未出来,吸痰意味着要近距离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感染风险极高,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闫冰一句“我是党员,我来”掷地有声,吸痰过程中,老人剧烈咳嗽,飞沫四溅,但闫冰的手始终稳如磐石。老人的呼吸终于平稳下来,血氧饱和度从70%回升到95%。她这才发现,汗水已经在防护服里汇成了小溪,护目镜上的雾气让她几乎看不清东西。
这样惊心动魄的时刻,在她14年的护理生涯中不计其数,她始终践行着南丁格尔的铮铮誓言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精湛的技术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一次次在生死关头挽救患者生命,真正成为了守护健康的“守门人”。
面对新时代的需求,她主动创新。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护理工作,精心制作的骨科疾病科普视频在中国健康科普大赛黑龙江赛区荣获二等奖。运用QCC质量管理工具,成功提高了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率,该案例在全国医院品管圈暨多维工具大赛中荣获三等奖。这些创新不仅优化了护理流程,更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不仅自己学,她还努力带动身边人共同进步。作为一名临床带教老师,她肩负着传承技艺、培育新人的重任。构建了“理论+实践+人文”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帮助新护士快速成长。凭借出色的教学能力,她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及齐齐哈尔医学院的教学和护理竞赛中屡获佳绩,为护理队伍输送了宝贵的经验和力量。
14载春华秋实,扎根临床,精进技能,闫冰始终坚守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用她的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安康。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在日复一日的琐碎工作中,展现了新时代护士的专业风采和党员的责任担当。